美媒:美以唯一不敢轰炸的中东国家,中国装备成关键,拥护中国70年

Connor 欧意交易所下载 2025-10-05 9 0

2024年5月的一个夜晚,突然在多哈上空亮起了一道耀眼的爆炸火光,这一事件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推向了新的高潮。以色列派出的15架F-35隐身战斗机成功突破防空系统,精确轰炸了卡塔尔首都的目标——哈马斯的高级成员萨莱赫·阿鲁里。导弹在城市的核心区爆炸,距离中国大使馆仅有800米左右,周围密布着其他外国使馆和国际机构。此次空袭不仅打击了目标,也让全球的神经紧绷。

美媒:美以唯一不敢轰炸的中东国家,中国装备成关键,拥护中国70年

然而,在许多人猜测,下一次空袭可能会波及黎巴嫩、也门或伊朗时,有一个国家始终未受波及,那就是阿尔及利亚。并非因为它位于偏远地区,也不是依靠中立外交,而是因为这个国家拥有一套几乎没人敢挑战的安全屏障。美国媒体曾直言不讳,称美以在中东唯一不敢动手的地方就是阿尔及利亚。

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既简单又复杂——中国装备,再加上70年来稳定的盟友关系。

天空与海洋的守护

阿尔及利亚的防空体系早已不再依赖几套过时的雷达系统。S-400防空系统为基础,JY-27A雷达为眼睛,HQ-9BE则是其“拳头”。阿尔及利亚打造了一张立体防空网,不仅能发现隐形飞机,还能摧毁来犯的导弹。

在2022年的撒哈拉实战演习中,一架以色列的隐形无人机刚刚越过国境线,就被阿尔及利亚的防空系统侦测并摧毁。短短几分钟后,这架无人机便坠毁,至今这一画面仍被挂在阿尔及利亚军方的会议室墙上。

不仅如此,阿尔及利亚在海上也有强大的底气。三艘中国制造的C-28A护卫舰横扫地中海南岸,搭配鹰击-12反舰导弹,直接封锁了西地中海的咽喉。而陆地上,阿尔及利亚还拥有SR-5多管火箭炮,射程可以覆盖直布罗陀南口。空军方面,翼龙-3无人机常年驻守在廷杜夫基地,时刻监控西撒哈拉和马格里布的动静,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,数据立刻传送到指挥中心。

这一整套防御体系背后,是几十年中阿合作积累下来的深厚默契。早在1963年,中国便派出教官,帮助阿尔及利亚培养了第一批空军飞行员。当时,北非正处于去殖民化的动荡时期,中国不仅送去了战斗机,还提供了自主独立的底气。到了1971年,阿尔及利亚坚定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,这一历史交情经过几十年的磨砺,愈发牢固。

武器背后的战略合作

展开全文

对于阿尔及利亚而言,购买武器并非仅仅是为了增强火力,而是为了确保这些武器能够在战时发挥作用。虽然卡塔尔拥有全中东地区最大的美军空军基地,但一旦发生冲突,美军的首要任务是保护自己。沙特购买的爱国者导弹系统,在胡塞武装的无人机袭击面前几乎毫无反应,最终被揭露美方远程锁死了发射权限。

但阿尔及利亚选择了不同的路。中国的军贸模式与西方截然不同,它不把阿尔及利亚当作单纯的客户,而是视作战略伙伴。比如,阿尔及利亚购买的C-28A护卫舰,其中60%的部件在阿尔及尔西部的奥兰船厂组装,所有技术资料和维护手册都交给了阿尔及利亚,甚至维修和调试都由阿尔及利亚自己完成。

2023年,两国还签订了航天合作备忘录,中国为阿尔及利亚提供全天候的卫星侦察数据支持,紧急态势图能够在几分钟内送到战术终端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土耳其购买了大量的无人机,但其发动机却依赖于乌克兰供应,一旦出现问题,整个产业链就会瘫痪。

更广阔的合作视野

阿尔及利亚与中国的合作不仅限于军事领域。中国是阿尔及利亚天然气的重要买家,占其天然气出口总量的8%。而在2024年初,阿尔及利亚还启用了非洲第一座北斗地面站,这不仅是导航领域的突破,更代表了阿尔及利亚在中非合作中的技术话语权不断上升。

阿尔及利亚的外交布局也悄然调整。中国在地中海沿岸唯一的密集型领事馆并不设在摩洛哥或突尼斯,而是设在阿尔及尔。这背后,彰显的是一种长期战略规划。作为非洲联盟的重要成员,阿尔及利亚曾多次公开反对西方在非洲扩建军事基地,法国媒体用“非洲拒绝再次被占领”来形容这种态度的转变。

改变中的中东格局

2024年,以色列F-35战机突袭多哈,让许多中东国家重新审视是否可以依赖美军。卡塔尔空军几乎没有反应,空袭结束时才匆忙升空。而阿尔及利亚的防空系统早已实现分层、分域、自动化联动,防空识别区的覆盖率从2015年至今已提升了73%。

阿尔及利亚之所以能保持如此强大的防御能力,并非因为武器数量更多,而是因为它选择了可靠的系统。自2000年起,中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武器出口增长了400%,但更为重要的是,武器类型的变化。阿尔及利亚从单一的武器进口,逐步转向多维的防御体系建设,并且实现了本地化生产。这种模式也在非洲其他17个国家得到了模仿,重新定义了“安全”这一概念。

结语:自主战略的力量

阿尔及利亚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布自己的军事战略,也没有组成军事联盟,但它的防空能力、海上控制、边境监控、联合演习等一系列措施,让它成为了一个“别人不敢轻易动手”的地方。这并非是因为它的力量有多强,而是因为它选择了一个值得信赖的伙伴——中国。

阿尔及利亚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不同的战略思维:真正的安全,永远不是依赖别人提供的,而是靠自己构建的。中国的装备只是工具,而支撑这一切的,正是阿尔及利亚与中国70年来建立的深厚信任。正是这种信任,让阿尔及利亚成为了美以都不敢轻易触碰的“禁区”。

卡塔尔的空袭让人看到“防不住”的痛苦,而阿尔及利亚则给世界上了一课:什么叫“打不进”。在这个动荡的2025年,中东的生存法则已经悄然变化,真正的强大,来自于谁能够掌控技术、谁能自主决策、谁敢不依赖他人。

评论